麦克

怎样的扫描仪才适合?Gznow

GZNOW 菲林:

文编:FILM菲林研究所  技术顾问:GZNOW

有玩胶卷的朋友问我们,市面上有这么多种扫描仪,应该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设备。
其实视乎用途与定位,这些扫描仪能够分为三大类。

1,家用级

著名的机型有:
EPSON 爱普生 V700/750/800... 
Canon 佳能 8800F/9000F...
Nikon 尼康 9000ED/5000ED/VED...
精益 Optic Film 8200/7200/120..
美能达 Dimage Scan..
Canon 与 EPSON 的都是平板扫描仪兼顾底片扫描功能。
而 Nikon、精益、美能达是专门的底片扫描仪,具有镜头对焦结构。
前者锐度低于后者,但使用方便。后者属发烧器材,能够有不错的图像锐度。
家用扫描仪大多都配备红外线 ICE 除尘,能在扫描时屏蔽跌落在底片上的尘粒甚至乎刮痕,省略大量修图的时间。
但扫出好的照片,要花较长的时间,以及一定的后期调色技术。



  
 



  
 
2,冲印级 
 
冲印时代的大机器,著名的机型有: 
富士 FUJIFILM SP2000/3000
诺日士 noritsu LS-600/LS-1100/HS-1800
美能达 Konica Minolta DS-2000E
爱克发 AGFA D-lab
 
这些都是当年冲印巨头竞争,中后期的终极武器,每一台都有独特的优势。 
他们有相同的特点,就是快,省事。 
撇开效率,成像性能甚至乎还不及某些家用级别的扫描仪。 
但商业运作,追求的并非是我们摄影人所在乎的细节,以及过渡。 
而是面对大部分的普通客人,拿到由这些机器出品的照片,是否都有悦目的感受。 
(情况可类比卡东欧自拍神器的受欢迎情况) 
所以每一台冲印机扫描仪,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处理曲线,把平凡的照片变得很有味道,亦即是爱好者们熟称胶卷的味道。 
 
除此之外,商业机器讲求的是简易操作。 
只要提供相关安排培训课程,一个普通人,只要不是色弱, 
都能够在半小时内培训完毕并且上岗,并可在10分钟内制作出像样的照片。 
 



  
 
3,工业级 
 
著名的机型有: 
海德堡 Primescan 3900/7100
Imacon 易迈康 Flextight /848/949/X1/X5 (与2003年与哈苏合并) 
Kodak 柯达 iQsmart 1/2/3
 
电分,指的就是这一类型设备,底片数字化的终极工具,都是为最终的印刷制版服务。 
在胶卷时代,几乎每一本杂志,每一张海报,都离不开这些扫描仪。 
它们都拥有无与伦比的性能,能够挖尽底片上每一丝的细节。 
也因此没有红外线的除尘功能,需要有干净的制作环境。 
默认输出后需要专门作后期校色处理,整个过程对技术要求甚高。 
最终效果不妨随手翻阅一下身边的出版时间在10年前的旧摄影杂志, 
在那个没有数码相机的年代,这些清晰精致的照片大多都是这样子出来的。 
 



  
 
一些对扫描设备的误解: 
 
1,采用 LED 背光灯的扫描仪是最好的? 
 
光源有个重要的技术指标,叫做显色指数。但当年 LED 还处于起步阶段,显色指数低,亮度也不够。但因发热量低,寿命长,光质稳定,能满足民用的需求,所以受到厂家青睬。家用的 Nikon 系列扫描仪,商用的 FUJIFLM SP3000、诺日士 HS-1100/1800 配备了 LED 光源。工业级别的扫描仪就仍然采用荧光灯光源,例如 Flextight X5 的灯管由 欧司朗 制作,售价格高达 700 美元,仅有 2000 小时的寿命。即使在今天,在印刷行业经常用到的 D65,D55 标准光源,都仍然是荧光灯管。 
 



  
 



  
 
2,动态范围 
 
动态范围的确是项重要技术指标,关系到能否同时呈现大光比场景的高光与暗部。动态范围大的扫描仪一般都相当昂贵,但扫描仪不同于数码相机,无须当下就决定一张照片。遇到底片上的拍摄的场景光比过大,可以把明暗分别扫描一次再合成。或使用VUESCAN,银快等专业扫描软件的多重曝光功能。再而很多厂家都喜欢虚标这项性能,所以相对于动态范围,我建议还不如选择带有对焦结构,锐度较好的底片扫描仪,反而能更好的提高画质。 
 
3,扫描色彩不佳 
 
胶卷色彩的色彩体现需要人为的后期。对于大部分照片,高端跟低端扫描仪的最明显的区别仅在于锐度上。其次色彩什么的,相信我。这只是操作技术的问题。即使是最普通的家用平板扫描仪,也能制作出足够悦目的照片。如果不懂后期,越专业的扫描仪,也只会让你越抓狂。 
 
4,冲印店的扫描仪比家用的扫描仪好 or 差 
 
冲印级扫描仪都有个缺点,就是动态范围低。这是因为以往冲印的相纸没有这么大的动态范围,所以扫描仪做再大也没用。在扫描一些大光比的场景时,会因此导致对比度变大。扫描黑白负片时尤为明显。但也恰是因为没有顾及太多的细节,才让冲印机内的色彩处理算法能够顺利执行,生成让人讨喜的照片。 
 
上诉提及的任何一款家用扫描仪的动态范围都要比冲印扫描仪要高。 
虽然细节还原度高,图片也会因此显得没有主体而让人感觉发灰,不透亮。 
需要人为作一定程度的删减(拉曲线,提高对比等)才能有类似于冲印扫描仪的悦目效果。 
 
这就好比,喝精品咖啡的朋友会觉得去星巴巴的朋友不懂得咖啡, 
而喝星巴巴的朋友又会觉得精品咖啡并无星巴巴的奶精咖啡好喝。 
理顺了,其实是风格品味的追求不同罢了。 
 



  
 
5,富士扫描仪与诺日士扫描仪哪个好? 
 
别以为这两台扫描仪的性能有多大区别,这只是厂家认为市场需求不同而故意为之的风格。 
富士觉得大众应该都喜欢色彩鲜艳,对比度高的画面。 
诺日士觉得大众应该都喜欢平和真实的画面。 
 
有的朋友甚至还认为 Kodak 胶卷要用诺日士扫描,Fujifilm 胶卷则用富士扫描。这完全是个人对胶卷风格主观理解。 
 
一来即使是现在,市面上也远不止有 Kodak 与 fujifilm 两个品牌的胶卷。 
二来胶卷厂家在描述胶卷的时候,从来就没有详细说过色彩应该怎样。 
都只是说这款菲林适合拍摄怎样的场景,对哪种色彩会比较敏感。 
所以其实你们应该都试试,然后挑一个合乎自己口味就好了。 
 
7,工业级别的扫描仪就是好? 
 
工业级扫描仪精度高,还原度高,对底片质量有很高的要求。 
对于冲洗不良,或因存放不当造成损伤的底片尤为噩梦。 
 
直接输出的照片,都会有偏色刮痕与灰尘,让人难以接受。 
这其实是正常现象,这类型扫描仪需要完全由人手去完成后期调色及修图工作。 
对后期不熟悉的朋友,建议还是谨慎选择。 
 
我个人建议初级玩家如果需要选择工业级扫描仪。 
最好仅用于黑白负片,或者彩色反转片。 
 
8,分辨率越大越好? 
 
如果是家用级别的平板扫描仪 DPI 超过 2000 就没有了任何意义,放大图像都是糊的。 
建议大家尽量选择具有镜头对焦结构的底片扫描仪。 
 
9,扫描的文件体积越大越好? 
 
文件体积与分辨率是两个概念。 
一张 1000px 分辨率长边的照片,文件体积: 8位 TIFF 大约 3M,16位 TIFF 大约 6M。 
一张 3000px 分辨率长边的照片,文件体积 :8位 JPG 大约 2M。 
 
前者只能印 6 寸的照片。 
而后者却能印 12 寸的照片。 
 
扫描文件,应该先看分辨率,这个决定了图片的精度。继而再看文件类型与文件大小,这个是决定后期处理的空间。 
但如果是 FUJIFILM 或者 诺日士这一类冲印级扫描仪,就只看分辨率好了。 
 
10,胶卷的真正味道? 
 
在冲印时代,富士与诺日士的冲印设备占据了大部分的照片风格。让大众习惯觉得,这些就是胶卷的味道,其实只是冲印机预设与店员后期调整的结果。胶卷的味道,不同类型扫描仪,不同操作,出来的色彩不尽相同。这就好比不同的咖啡机,咖啡师冲出来的咖啡味道都不一样。 
 
如果你仍想体验“斋啡”的风格,其实只需要随便一台家用扫描仪, 
在扫描时关闭自动色调功能就可以了。 
 
 
写在最后: 
 
胶片在出厂时是“半成品”冲洗扩印之后才成为成品。 
中间经历了冲洗,扫描,后期,印刷等过程。每一个步骤,都是摄影工业的一部分。 
 
然而有些从数码转玩胶卷的朋友,多少都会有一种心态会认为只要砸狠钱,买好的相机,好的胶卷,好的扫描仪就会有好的效果。出不了好效果,又会认为是冲扫的问题,或者扫描仪的问题。继而再不停去换冲扫店,或者买扫描仪自己回家瞎折腾。过程中碰巧获得几张效果不错的,欢天喜地,以为自己的方法找对了。其实不停地用着错误的方法去糟蹋自己的作品。继而如果再遇到怎样调也调不成样的照片,就会归咎于扫描仪的质量,镜头的质量,胶卷的质量... 最后进入一个死循环... 
 
发生这种问题,其实是因为他们用了对待数码的方式去理解胶卷。 
 
不少朋友以为胶片是无需后期的,事实恰恰相反。后期调色对于胶片来说非常重要,是一切的基础。 
也等于是以往传统摄影中的暗房。只有掌握了后期技术,你才能做主最终的效果。 
 
这也与喝咖啡一样。 
你选择只想在星巴巴里叫上一杯咖啡?还是从咖啡豆开始,理解一门手艺。 



评论

热度(752)